返回顶部
    1. 社科评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时间:2021-01-07 04:07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国的对外开放始终以坚持互利共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造福中国人民,又惠及全世界。未来,中国将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坚持对外开放 实现合作共赢

        过去40多年,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既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经济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在对内改革的背景之下,对外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增长、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中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变迁,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高达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其次,中国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增长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外开放初期,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世界工厂”,降低了全球生产成本,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动力。198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6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3;中国15—64岁之间的人口有5.85亿,占世界总量高达22.4%,是美国的3.9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外开放为全球制造业成本降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潜力。同时,中国对外开放使全球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范围显著扩大,全球分工与专业化不断深化,生产效率得到巨大提升。人口占全球1/4的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不但促进了全球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的建立,也推动了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中国服务业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占全球份额超过30%,显著促进了全球服务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

        依托大市场优势 继续扩大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打造发展新优势,努力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渐弱化。2007年之后,以美元计算的中国制造业工资开始迅速提升。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资本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劳动力占全球的比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加速攀升,我国原有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但与此同时,新的优势却在逐渐培育和形成。我国具备“人均中等,总量巨大”的独特国情。“人均中等”意味着在某些领域的发展有较大潜力,仍然具备“后发优势”;“总量巨大”意味着经济总量可产生引力,吸引全球优势资源来到中国。当前,我们要充分发挥“中等收入水平的潜力配合国内大市场的引力”这一优势,继续扩大开放,努力成为全球优质资源的引力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此外,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1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这种有形产品的巨大市场规模不仅成为了需求侧优势,更可能成为供给侧优势,将吸引全球范围内更多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提供者来到中国,靠近中国消费者,研究并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上述生产性服务的应用往往具备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在服务中国大市场的过程中产生“本地市场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想象,未来中国品牌会越来越有机会成为国际品牌,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也会越来越对国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市场及其发展潜力可以为全球生产要素提供就业机会并给予回报,也将支撑全球创新活动分摊成本,更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中国国内大市场及其独特偏好,将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有利于缓解“规模经济效应”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以更低成本满足更多样的需求。总之,中国依托中等收入的潜力和国内大市场的引力,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我国在新时代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