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1. 脱贫攻坚战 央企显担当

      时间:2020-12-31 10:06     来源:互联网     阅读:

        脱贫攻坚战 央企显担当(产经观察)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背后,离不开一家家中央企业的积极贡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近年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已累计投入近千亿元资金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先后帮扶24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彰显了“国家队”“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中央企业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探索出哪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记者进行了采访。  

        开展产业扶贫

        投资设厂、金融扶持、打通销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小羊羔一天天长大,心里真踏实!”甘肃合水县太莪乡的养殖户高钦看着围栏里的一只只湖羊,很是开心。

        此前,受制于品种、技术、市场等因素,合水县养羊产业始终难以壮大。2018年,国投创益通过央企扶贫基金股权投资6000万元,促成龙头企业甘肃中天羊业在当地设立子公司,在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草供应、市场营销体系上全面引导产业升级。当年冬天,一批批湖羊接连来到合水县的贫困村养殖场“安家”,由此带动了当地近7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央企扶贫基金,是2016年10月由国资委牵头、中央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经三期募资,目前规模已超314亿元。基金委托国投集团按照“保本微利”原则进行市场化运作,截至今年10月底,已完成118个项目投资,金额超过307亿元,覆盖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中央企业是发展产业的行家里手。近年来,不少央企充分发挥市场、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帮助贫困地区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投资设立工厂,拉动地方经济。

        山泉淙淙流淌、机器隆隆作响,一瓶瓶经过五道过滤工序生产出的天然矿泉水,通过自动灌装流水线来到包装工位。11月6日上午,坐落于广西马山县内学村的广西天涌山泉水公司一派繁忙。“在家门口上班,收入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两全其美!”46岁的包装工人覃月平说。

        群山环抱中的这座工厂,是由东风日产投资100万元启动资金建成的,每天可生产36万瓶矿泉水。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他们还帮助工厂设计了品牌、包装,并动员三大生产基地、近千家经销网点订购。截至目前,东风日产在马山县累计投入2200多万元,为当地今年5月退出贫困县序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金融扶持,稳定农户收入。

        “种橡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因为价格下跌拿到赔付,以后种橡胶更有底气了,感谢中国五矿!”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贫困户罗玲说。作为金属矿产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试点央企,中国五矿利用金融业务牌照齐全的优势,创新开展“保险+期货”精准扶贫模式,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功能,让贫困户安心做好种植养殖本业。目前,该模式已覆盖云南、黑龙江、新疆等多个省份,实现农户、企业和产业三方共赢。

        ——开展消费扶贫,打通销售渠道。

        今年以来,针对农产品因疫情影响而滞销的问题,中央企业加大了消费扶贫力度: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自5月份上线以来,已开设央企扶贫馆95家,上线销售产品4100余款,累计交易额1.67亿元;中国航空充分发挥窗口单位优势,统筹利用机上杂志和视频、候机楼休息室、酒店前台等开辟扶贫专区,同时深挖“凤凰知音商城”“凤凰优购”等集团自有电商平台销售潜力,多渠道推广扶贫产品。

        国务院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央企业援建产业扶贫项目超过8000个,扶持乡村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超过3300个,累计引进扶贫企业900多家,带动投资147亿元。

        开展就业扶贫

        组织定向招聘、开展技能培训,助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

        “项目部正缺人手,外地工人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返岗,你能不能组织些工人过来?”今年春节过后,正为外出打工不便而挠头的胡秀花接到木尼玛大桥项目部的电话,兴奋不已。

        木尼玛大桥地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由中交集团投资1.45亿元建设。胡秀花正是中交三航局的“老熟人”——2018年,经中交集团扶贫干部介绍,她第一次走出大山,到距家1000多公里的都香高速项目打工。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