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1. 甘肃肉羊存栏量升至全国第三:提质增效“造船出海”

      时间:2021-03-24 11:40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 (记者 魏建军)甘肃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米小泉22日表示,2020年,甘肃肉羊存栏量已经从全国排名第7位上升至第全国第3位,已成为全国优质肉羊供应基地,迈入“羊业大省”行列。

        近年来,在产业扶贫政策推动下,甘肃羊产业发展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了“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羊”以及社会资本积极发展养羊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规模养殖场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

        据甘肃省畜牧兽医局统计,2020年,甘肃肉羊存栏量上升到2500万只,年出栏量上升到1620万只。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还只有年底存栏1939.5万只,年出栏1220.9万只。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省份之一,在过去8年间,甘肃通过培育“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主导产业,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从此撕下了“苦甲天下”的标签,肉羊产业“功劳巨大”。

        米小泉表示,近几年,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价格拉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甘肃羊及其产品在“羊周期”的波动中保持了量增价升的总体趋势。“只羊上千”的价格态势直接拉动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2016年,甘肃农牧民人均养羊收入达到2800元以上,羊产业成为该省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位产业。

        米小泉认为,这与“中天模式”功不可没。该模式为贫困户(养殖户)提供种羊、培训、饲料、技术、保底回收等服务,带动甘肃省23个县区数十万养殖户通过“投种还羔”“托管代养”“育肥回收”的养殖合作方式,发展肉羊扶贫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2018年,白银市会宁县与甘肃中天羊业签订了肉羊产业合作协议。作为当地一名致富带头人,“家门口的致富机遇我不会放过的。”长丰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宋银洲说,这逐步坚定了他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带动身边村民发展养羊致富的想法。

        该合作社与周边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托管代养协议,依托“20+1”模式从中天羊业引进了420只湖羊种羊。2019年,多胎的湖羊一只一年就能多赚2000元,“乡亲们跟着我一起致富。”

        他告诉记者,以前卖羊要去河畔镇的羊市场上去卖,市场交易多以羊羔为主,价格低很不稳定。“现在羊羔经过育肥周期,中天兜底收购,每只最低能赚400元左右,销路根本不用愁。”

        在兰州新区陇原中天羊业养殖场,与平常见到的圈舍相比,这里的羊群待遇不薄,不仅视野开阔,活动的卷帘门设计使得圈舍冬暖夏凉,镂空的网格地面,让粪便远离羊群。“羊贵妃”们身上干净洁白,没有一丝异味。这里未来将打造成标志性“农旅融合”生态示范园区。

      图为该养殖基地养殖的湖羊。 魏建军 摄

      图为该养殖基地养殖的湖羊。 魏建军 摄

        有农业专家表示,甘肃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点孕育了甘肃丰富的草畜生态资源,与羊喜燥厌湿、怕热耐寒的生活习性十分吻合,成为羊产业发展的适应区。

        目前,甘肃已建成肉羊良种繁育场110个,羊良种化程度达到85%。已创建“民勤肉羊”等6个“甘味”肉羊区域公用品牌;“陇原中天”等6个企业商标品牌;“环县滩羊”等12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全省羊产业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

        颇具挑战的是,从脱贫攻坚周期转段至乡村振兴,如何把甘肃“养羊大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加速实现从“羊业大省”到“羊业强省”的蝶变?

        得益于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超前布局和稳步发展,2020年,中天羊业的年屠宰精深加工肉羊达到300万只的规模,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羊加工企业。“中天羊业”董事长陈耀祥说,“我们的团队已经在规模化养羊的道路上探索了17年,6000多个日日夜夜。”

        陈耀祥表示,推动甘肃羊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是“中天模式”,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前期技术培训、中期投种回收、后期加工销售”的模式,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金融部门和社会力量,灵活多变地拓展养殖融资渠道,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户脱贫致富有机衔接,从而达到双赢。

        从2012年开始,中天羊业率先将湖羊引进到甘肃干旱绿洲区进行风土驯化和繁育,并逐步由海拔较低的寒旱区向海拔较高的寒旱区、纬度较低的寒旱区向纬度较高的极冷高湿区引进,扩大了湖羊繁育的生态区域,为湖羊在北方地区的成功引种和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