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1.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时间:2021-02-28 22:01     来源:互联网     阅读:

        (经济观察)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刘亮)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备受关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日前举办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展望分析会,与会人士纷纷对中国经济发展“把脉开方”。

        刻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改革也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诸多因素交织之下,中国经济需要应对的挑战趋多且复杂。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能。“在工业化时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容易,但工业化结束之后,要保持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将变得比较困难。这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应对该挑战的关键在于找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最坚实的来源。”刘俏认为,从现实情况看,中国仍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例如,中国有“再工业化”的可能性和其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制造业迅速发展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带来空间;改革开放的深入将释放更多红利等。

        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如何寻求突破亦是与会者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黎安强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错综复杂。要认识到其艰巨性。”

        他指出,在当前中国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应立足于从内部寻找增长动力,深入挖掘改革红利。与此同时,还要勇于打破各方掣肘,推动制度创新。“不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改革方案,改革可能只会流于形式或浅尝辄止。”

        纵观宇内,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优势日益显现。但目前来看,中国居民消费率仍相对较低。与会者指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还需要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

        “居民消费率偏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新型城镇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表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是最大的内需,目前中国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庞大,建议以“存量带增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他表示,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城镇化仍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农民工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对象。“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富裕农民才能扩大内需。”

        在他看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题中之义还在于保障农民工的核心诉求。具体地,他提出了三项关键举措:一是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二是综合施策保障随迁子女教育;三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当前形势下,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仍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与会人士建议,在政策上,短期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不急于退出,后疫情时代的宏观经济政策仍需强化精准滴灌、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完)

      【编辑:陈海峰】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